橫斷山脈東脊,貢嘎山峽谷深切,大渡河風高浪急。數百里外,岷山岷江山水同名,岷江一路向南,經都江堰向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。引大渡河水至岷江,要穿越天塹般的邛崍山脈,在崇山峻嶺中修建起人工天河。壯哉,大河之水天上來!
引大濟岷是福澤當代、利在千秋的世紀工程。2022年2月24日停建令正式下發(fā),標志著項目移民安置實物調查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。調查工作事關設計報告能否通過主管部門審查,也事關整個項目的前期設計進程,必須一個月之內完成。在公司黨委的部署下,移民分院傾力出動,調查人員不畏艱苦,不辭辛勞,以頑強的意志和忘我的精神投入到了這場“突擊戰(zhàn)”中。
緊鑼密鼓 打響實物調查工作大會戰(zhàn)
移民分院調集26人組成引大濟岷移民實物調查組。同時創(chuàng)新思路尋求路徑突破,在水利廳的批準下,通過公司和水發(fā)集團向規(guī)劃院分別借調5人和40人。移民分院將隊伍按片區(qū)組成3個大的行政區(qū)。王永生作為引大濟岷副設總,負責移民工作。李海龍、李唐、鄭廣平分別負責一個大區(qū),所管轄縣市區(qū)再下設調查組。移民分院同志多方奔走,整合水發(fā)集團、地方政府等資源形成“強推進”合力。2月28日,實物調查大會戰(zhàn)正式打響。
在貫通邛崍山脈腹地的戰(zhàn)線上,引大濟岷移民實物調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展開。隨著工作鋪開,錯綜復雜的難題也逐漸顯現(xiàn)。王永生說:“引大濟岷與水庫電站不一樣,移民區(qū)域呈線狀分布,穿越11個縣區(qū),地域間政策差異復雜,任務輕重不一,統(tǒng)籌協(xié)調推進難度很大?!备钏慕沟氖?,成都地區(qū)人口稠密和建筑復雜程度造成實物調查工作量大增,導致北干、南干片區(qū)工作進度滯后。要在一個月內完成任務,時間之緊、任務之重、難度之大、超乎想象!
為了解決難題,王永生和張勇困心衡慮,將已完成任務的雅安、瀘定片區(qū)調查組及時調集到任務較重的南干、北干片區(qū);將骨干人員進行拆分并將任務較重的區(qū)縣人房調查組從2個增加到6個。王永生還提前到規(guī)劃線路穿越聚居區(qū)現(xiàn)場反復查勘,研究出避讓線路后與水工、施工等專業(yè)進行溝通協(xié)調,及時優(yōu)化路線,減少移民安置難度。白天與調查組一起走村入戶,晚上和大家一起梳理總結經驗、解決難題。30天內他從未休息一天,11個縣市區(qū)他跑了9個,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,腳下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著多少真情。
調查組在移民工作中始終堅持“以人為本”原則,保障移民的“政策知情權”,嚴格辦事的“政策底線”,實現(xiàn)和諧移民目標。他們反復查閱資料,深化對政策的理解,做到成竹在胸。用微笑化解糾紛,苦口婆心講政策,耐心細致聽訴求?!耙泼窆ぷ?,最重要的就是要實事求是、統(tǒng)一標準,維護移民的合法權益”?!鞍岩泼袢罕姰斢H人,把移民的利益當成自己的利益來維護。”移民工作者這樣說,也是這樣做的。他們將才智奉獻于人民,用真情和大愛贏得群眾的認可和信任。移民滿意的笑臉,正是他們艱苦生活中的絲絲甘甜。
“白加黑 五加二”不辭辛勞、連續(xù)作戰(zhàn)。調查組早上8點開始工作,長時間站立走動,只有中午吃完飯休息片刻。晚上還要挑燈夜戰(zhàn),整理上傳調查數據,每天長達10余個小時連軸轉。野外工作是艱苦的,磕了摔了,身上少不了青紫的傷痕;疾風勁雨,他們穿著濕透的衣服還在田間實地勾畫土地界線;烈日當空,汗滴在圖紙上留下斑駁印記。正是他們一步一步地艱難前行,確保了調查工作的一步步快速推進。歷時一個月,在團隊拼搏進取的“強推進”合力下,引大濟岷實物調查外業(yè)工作全面圓滿完成。并有多項節(jié)點目標創(chuàng)全省最快記錄。


幾番甘苦 以實干踐行擔當
移民團隊中有這樣一批人,他們初心不改步履不歇,盡忠竭誠、盡心竭力為移民實物調查工作貢獻力量。
公司曾懷金副總工多次到都江堰市、大邑縣實物調查現(xiàn)場指導工作,解決困難。王顯富副分院長也親力親為,不辭辛勞,多次輾轉現(xiàn)場與各方溝通。鄭廣平負責成都南干片區(qū)協(xié)調、新津區(qū)實物調查工作同時,還要兼顧紅魚洞水庫工程移民設代工作。李唐負責大區(qū)的同時,還負責都江堰組調查工作。他因參與了前期緊張的準備工作,一個半月沒有休息,更未能回家看望妻女,舍小家顧大家,他將多少離愁壓在心底。
在赴喇叭河渡槽征地區(qū)調查途中,王強小組兩次遇上山體滑坡,眼前煙塵彌漫,大地發(fā)出震顫的嘶吼??晒て谝豢桃驳⒄`不得!他們立即繞行大唐鍋浪蹺水電站施工便道,一條略經平整的沿江石灘上的卵石道路,頭頂懸崖峭壁、危石搖搖欲墜,他們克服恐懼,一路堅定向前。宋偉在丈量房屋時受傷,到醫(yī)院包扎好傷口后,第二天又返回現(xiàn)場投入工作。還有王革林、李海龍、王偉豪、張宇晴、詹雨豪、何思璇……每一次匆匆遠行,親人久久佇立在門邊的身影,是揮之不去的牽掛。
幾度春秋、幾番甘苦,移民人員長期在野外工作,遠離家人,以苦為樂,戍守在偏遠的水利建設一線。他們用數十年如一日的青春與忠誠,見證著水利工程平地崛起的壯麗與豪邁。


引大濟岷移民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。4月,實物調查成果進行張榜公示、復核、確認。5月,完成《引大濟岷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(guī)劃大綱》。7月,完成《移民安置規(guī)劃報告》……其他各專業(yè)也并線作業(yè),壓茬推進,以“追求卓越、做到極致”為目標境界,奮力推進引大濟岷世紀工程,工程竣工后大渡河水將通過都江堰灌區(qū)輸送至千家萬戶,實現(xiàn)都江堰的永續(xù)利用,續(xù)寫千古一堰的水利傳奇。從遠古到當下,從神山到古堰,從自然到人文,水利人遙望千年浩渺時空,協(xié)奏出人、地、水三者協(xié)和統(tǒng)一的綿綿回響,澆灌出天府之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。
(信息提供:移民分院?? 撰稿人:趙燕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