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大濟岷是省委、省政府一號工程,是成渝地區(qū)雙城經濟圈基礎性工程,是“天府水網(wǎng)新干線”。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引大濟岷工程,增強跨流域調水保障能力。設計院公司黨委堅決貫徹省委指示要求,落實集團部署,提高政治站位,全力以赴推進引大濟岷前期勘測設計工作。勘察分院以開戰(zhàn)即決戰(zhàn)的狀態(tài)和只爭朝夕的心態(tài),跋山涉水、披荊斬棘,迎熱浪、戰(zhàn)疫情,為引大濟岷“強推進”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。
頭頂天高云闊,腳踏荒原大山,鉆塔豎起攻堅的坐標,鉆機轟鳴是沖鋒的號角——勘察項目組是引大濟岷工程的先遣隊。為完成引大濟岷工程調蓄水庫論證專題及可研階段的補充勘察工作。勘察分院副分院長趙啟龍,項目負責人宇天奇、鉆探負責人陳紅衛(wèi),帶領28名地質、測繪專業(yè)技術人員,及78名鉆探技術人員組成的引大濟岷勘察項目組向龍門山山脈腹地挺進。
項目組全體人員帶著22臺鉆探設備到達駐地后,便開始緊鑼密鼓的排兵布陣,井然有序的展開各項工作任務,力爭早日取得“引大濟岷”工程建設中每一個階段攻堅戰(zhàn)的勝利。項目組人員長期跋山涉水,負重前行。每天六點天一亮便起床吃完早飯,帶上幾瓶水、干糧和地質錘、羅盤等重達五公斤的地質工具,向山嶺深處的工程現(xiàn)場進發(fā),直到晚上八點天擦黑才下山。每隔數(shù)日,機組鉆探人員還要搬運總重達數(shù)噸的設備,翻越蒼莽林海,轉移到下一個作業(yè)點。
盛夏8月,川渝地區(qū)遭遇了數(shù)十年來難遇的持續(xù)極端高溫干旱天氣。隊員們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!氣溫頻頻突破40度,地表溫度達到50度以上,熱空氣火舌般舔舐著大地。隊員們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地忘我工作,一天下來,衣服從沒有干過,浸染出斑駁的白色鹽漬。他們正是用這種無懼苦累、無畏挑戰(zhàn)、頑強拼搏、無私奉獻的精神攻克前方征程上的一個個難關,為引大濟岷工程建設鋪設出一條康莊大道。


在他們廢寢忘食,爭分奪秒奮戰(zhàn)在生產第一線的同時,新型冠狀病毒正在巴蜀大地上肆虐傳播,省內抗疫形勢日趨嚴峻。由于工期緊張、工作量大、任務艱巨,“引大濟岷”勘察項目組的同志們搶時間抓進度,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。作到疫情防控不松懈,工程進度不耽誤。為確保疫情防控和日常生產工作兩手抓、兩不誤、兩促進,項目組的同志們不僅認真做好自身防疫保護措施,還積極配合屬地防疫部門各項防疫工作。鉆探人員及水文值班技術人員通常一大早就上山開始工作,晚上一回到駐地就按屬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完成當日的核酸檢測。他們的積極配合贏得當?shù)卣馁澰S,起到了表率作用,為公司塑造了良好的企業(yè)形象。

項目組人員大多全年外業(yè)工作時長達300多天,他們都是披荊斬棘、征戰(zhàn)四方、不畏艱險、勇攀高峰的熱血男兒,亦是有血有肉、重情義有擔當?shù)哪腥?。雖然在此次來勢洶洶的疫情中不能陪伴家人,但他們會每天抽空拿出手機撥出那熟悉的號碼,送去一份份對家人的關愛呵護與牽掛之情。
鑒于成都新冠疫情多次反復,擔心疫情等對“引大濟岷”工程項目內業(yè)工作開展的不利影響。為保證按原定時間節(jié)點順利完成勘察設計任務,強力推進“引大濟岷”工程前期工作??辈旆衷侯I導班子統(tǒng)籌全局、當機立斷,安排“引大濟岷”工程項目組的18名地質專業(yè)技術人員于8月22日前往工區(qū)附近的名山縣開展集中設計工作。

在公司領導的關心下,勘察分院全體職工齊心聯(lián)動,項目組同志們通力協(xié)作,有條不紊地推進引大濟岷工程各項工作。目前已圓滿完成了《四川省引大濟岷工程調蓄水庫論證專題報告》、《四川省引大濟岷工程大相嶺隧洞專題研究報告》等專題報告中地質相關章節(jié)的編制工作。
在此,祝愿勘察分院“引大濟岷”工程項目組的全體同仁在今后工作中繼續(xù)發(fā)揚水利人不怕苦累、無畏艱險、迎難而上的硬骨頭精神,贏得引大濟岷工程建設道路上一個又一個振奮人心的勝利,樹立一座又一座四川水利建設史上的豐碑!
